在全球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口腔医学正迎来新的变革。数字化诊疗、精准修复、个性化医疗等理念逐渐成为行业主流,而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如何平衡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成为业内专家不断探索的方向。在石家庄,我们采访到了在口腔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任伯义。他不仅在教学领域建树颇丰,更以实践者的身份,推动了国内口腔修复领域的进步。
采访当天,任伯义如往常一般,身着白色医师服,神情沉稳。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句话都带着深思熟虑的分量。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见证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和行业标准建设中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口腔医学不仅仅是修复牙齿,更是影响全身健康的重要学科。”谈及口腔医学的重要性时,任伯义强调,很多人对于口腔疾病的认识还停留在‘牙疼就治’的阶段,但实际上,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很多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部分呼吸系统疾病,都可能与口腔健康存在某种联系。”他说道,这也是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口腔医学科普教育的原因之一。
在石家庄桥西区口腔医院工作期间,任伯义不仅是一名技术精湛的医师,更是科室管理的重要推动者。他曾担任口腔修复科主任,负责团队建设、技术引进及诊疗流程优化。在他的推动下,医院引进了更加精准的修复技术,使患者的恢复周期缩短,修复效果更为理想。“过去,传统的义齿修复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但通过新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让患者的适应期大大缩短。”他举例道,过去一位重度磨损患者需要经历多次调整才能适应义齿,而现在,他所在的团队可以通过数字化模拟、精确设计,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高舒适度的修复体验。
在教学领域,他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任伯义曾在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任教,负责培养新一代口腔医学人才。他认为,医疗行业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人才的竞争。“医学是一个需要不断进步的学科,而教育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基石。”他提到,在学校期间,他推动了口腔修复技能标准化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进入临床之前,能够接受更加系统的模拟训练,避免过去‘理论强、实践弱’的教育弊端。
“很多刚毕业的医生,虽然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真正面对患者时,仍然会出现犹豫和不确定性。”他说道,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广临床实践模拟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手术演示、模拟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进入医院之前,就具备相当的实操经验。这一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提高了毕业生的临床适应能力,也受到了众多医院的认可。
谈及行业发展时,任伯义对数字化口腔医学的未来充满期待。他提到,近年来,数字化诊疗、AI辅助设计、3D打印义齿等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整个行业的面貌。“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智能化医疗的时代,未来的口腔医学将会更精确、更高效。”他表示,如何让传统的治疗方式与新技术更好地结合,是每一位行业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3D打印技术在义齿制作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但如何让这项技术更具普及性,并减少患者的成本负担?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面对未来,任伯义并未止步于现有成就。他计划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跨学科合作与国际学术交流中。“口腔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全球化的视角。”他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引入更多国际先进理念,并通过临床实践的反馈,推动行业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采访接近尾声时,任伯义仍在分享他的观察。他提到,口腔健康意识的提升,不仅仅是医疗机构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一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意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而不是等到牙齿出现问题时才来治疗。”在他看来,预防医学与治疗医学同等重要,而推动全民健康理念的普及,也将是他未来努力的方向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行业的不断变革,口腔医学的未来正在被重新定义。而像任伯义这样的专家,正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与行业洞察,推动这一领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未来的医疗行业,将因他们的坚持和探索,而更加光明。(记者:刘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