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鸭戏鱼虾跃 田畴织梦守粮安 ——记湖南农业大学傅志强教授

2025-06-16 15:39:52     来源: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粮食安全是永恒的“国之大者”,其中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作为“水稻王国”的湖南,是我国稻田复合种养的传统优势区域,面积约500万亩,且发展潜力大,水稻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常年位居全国之首。但高产背后却暗藏隐忧:传统种植效益低下、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稻田生态功能退化……严重影响稻米品质和稻田环境。水稻生产效益低,农民不愿种田,如何让稻田“既产粮又生金”,成为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答题。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湖南农业大学傅志强教授深耕稻田复合种养领域二十余载,主要从事稻田生态种养理论与技术、水稻丰产低排协同机制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他以“稻鸭共生”“稻鱼联体”“稻虾轮养”等创新模式,破解了稳粮与增收的难题,实现了稳粮提质增效目标,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让稻田焕发新生。他的科研足迹跨越稻田与实验室,让技术扎根田野,他带领团队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用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湖南智慧”,为现代农业转型提供了“生态优先、多元共生”的范本。

躬耕阡陌破局传统,科技重塑稻田生态

1968年生于湖南涟源的傅志强,自幼目睹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和“种粮难富”的艰辛,遂立志以农学改变农村命运。1988年,他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原娄底农业农机学校)做讲师,这一讲就是十年。

为了获得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技能,2002年,傅志强考入湖南农业大学作物信息科学专业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黄璜教授进行农业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从此与稻田生态结下了不解之缘。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湖南农业大学工作,2008年晋升副教授职称,2009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16年晋升教授职称,2017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一路走来,从娄底农业农机学校的青年教师到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傅志强始终扎根田野,怀着“让土地生金,让农民增收”的初心,扎根科研让“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价值”,最终完成了从田间学子到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完美蜕变。

迄今为止,傅志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原农业部公益行业计划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等20余项,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

一直以来,湖南稻田复合种养面积比较大,常年在300万亩以上。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稻+鸭、稻+鱼、稻-虾复合种养主体模式存在生态资源利用不耦合、共生技术不协同、集约技术不配套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痛点,傅志强带领团队突破了“稻田复合种养”的三大技术壁垒:他率先创建了稻+鸭时空耦合复合共生种养模式,系统探索了稻+鸭共生互利的生态学机制,研创集成了稻+鸭高效绿色种养技术体系,实现了种稻增粮、养鸭增效的目标;率先创建了稻+鱼沟凼联体复合共生种养模式,系统探索了稻+鱼共生互促生态学机理,研创集成了稻+鱼高效绿色种养技术体系,实现了蓄水种稻、养鱼增效的目标;率先创建了稻虾“夏秋复种、冬春复养”高效复合种养模式,系统揭示了稻虾复种轮养互益的生态学机制,研发了双季稻-虾复种轮养高效种养技术体系,实现了保面稳稻、养虾增效的目标。

在学术方面,傅志强亦是硕果累累,他现已发表论文110余篇,主编《规模化稻鸭生态种养技术》等著作7部,参与编写著作12部,制定湖南省地方标准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0项,获得省级教学和科技成果奖6项。他自己也成为湖南农业大学稻田生态种养创新团队带头人,湖南省作物多熟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硕士学位点领衔人。根据第三方评价显示,其成果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为全球稻田复合种养提供了“中国方案”。

成果落地助农致富,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傅志强的科研工作绝非实验室中的闭门造车,而是从研究到实践的跨越,他带领团队解析稻鸭互利、稻鱼互促、稻虾互益的生态机制。凭着一腔热血对脚下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研究的追求,傅志强用他的科研技术服务社会,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将成果落实到大地上。

由傅志强领衔的“稻田高效复合种养模式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不仅创建稻+鸭、稻-虾、稻+鱼稻田高效复合种养新模式,还研发主体模式关键技术及其配套的设施设备,建立规模化生产技术规范,实现稻田高效复合种养模式保面稳粮绿色提质高效目标,显著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稻田复合种养产业健康发展。

他们还助力创建了“南县小龙虾”“南洲稻虾米”“辰溪稻花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湖南省优质产品品牌,既实现了水稻和鱼虾绿色高效安全生产,又促进了稻田复合种养产业化应用,增强稻田复合种养产业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业科技水平,有利于提高行业效益,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与生态效益。

目前,经相关部门统计,傅志强团队的项目成果:稻+鸭高效复合种养模式,于2006年到2021年累计推广面积约400万亩;稻+鱼高密度复合种养模式2016年到2021年累计推广面积80多万亩;稻+虾高效复合种养模式2016年到2021年累计推广面积160多万亩。

在湖南长沙县、南县等核心示范区,傅志强的技术成果现已累计推广640万亩,新增稻谷近1亿公斤,创造经济效益约40亿元。更可贵的是生态效益:农药使用量减少了70%,稻田碳排放降低了25%,生物多样性恢复显著。“淡水鱼吃稻花和枯叶,增加田间通风;青蛙和鸡吃害虫,甲鱼吃福寿螺……”2018年走进中南海的浏阳农民、全国第一批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农场主孔蒲中告诉笔者,通过“稻田+生态养殖”模式,他的稻田不用施肥,水稻秧苗移栽后不打农药,生产的产品自然品质更好。

此外,通过技术示范带动稻田复合种养产业迅速发展。2019年到2021年顺祥食品有限公司和湖南助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新增销售额3亿多元,新增利润近1亿元。

傅志强深知,技术落地还需要多方协同,才能打通产学研用“最后一公里”。为此,他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合作,建立了“科研团队+企业+合作社+农户”推广网络,开展科技人才培训,为基层农技人员传授技术,推动技术下沉至田间地头。“粮食安全不仅是产量问题,更是生态与效益的平衡。”傅志强算过一笔账:若全国10%稻田应用复合种养,可年增稻谷5亿斤,减少化肥50万吨。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从青丝到白发,傅志强用双脚丈量稻田,以科技重构农耕文明。正如他所说,“农业的现代化不是对传统的抛弃,而是生态智慧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在这片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土地上,他将继续围绕稻田复合种养技术和双季稻田固碳减排丰产高效技术,致力实现水稻丰产优质绿色高效的目标。

远处,傅志强双脚扎进脚下的稻田泥土里,看着那些沉甸甸的稻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就像是一个“大地守望者”,用汗水与智慧书写“守护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的时代答卷。

 

标签:

猜你喜欢

全球专家共探AI时代兽医诊断新趋势!第六届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南京启幕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正式启动,懂车帝战略支持
年度攻防演练专题 | 构建暴露面管理安全防御“综合体”,提升应对攻击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十堰:一场低空经济的“数字革命”与产业跃迁
e签宝斩获最具应用价值Agent大奖,智能合同五大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白衣战士守护基金”助力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管理研修班顺利开班
多项权威认证加持,驰芯重磅UWB芯片将亮相IOTE2025
从大学到中学:2025百度商业AI技术创新大赛播种未来科技人才
Moneta Markets(MonetaMarkets)亿汇亮相SFFE2030广州论坛 展现企业实力
龙芯中科推出新一代国产化态感专用设备
“从人工经验驱动”到“AI主动创造增量”:OKKI 发布首个外贸营销智能体
文远知行Robotaxi服务年内登陆迪拜 加速中东自动驾驶战略布局
告别像素对齐拉锯战!终于有工具让设计师和程序员握手言和了
杭州又一家“小龙”企业签约,叙简科技全面使用钉钉
净水设计时代,安吉尔如何打造口碑力场与信任势能
科大讯飞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回声消除技术赋能翻译机、录音笔
国产操作系统支撑智慧医院:5大类核心系统全线“换芯”背后
施耐德电气:从“拼规模”到“创价值”,新能源转型亟需双轮驱动
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现货通&未来云启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阿里云”618创新加速季“开启:先进、领先的大模型限免 超7000万 token,加速多场景 AI 应用落地
抖音电商销售非遗好物65亿单,“00后”和“90后”成消费主力军
美国倍捷连接器(PEI-Genesis)携高精互连方案
从完美复刻到大胆创新,这届年轻人借助抖音让非遗焕发新生机
京东618品牌总裁化身“秒送骑手” 为消费者送达新潮3C数码尖货
暑期上分利器 华硕天选6 Pro锐龙版搭载AMD 锐龙 9 9955HX移动处理器
京东校园之星电竞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以赛事为引擎,重塑校园电竞生态新格局​​
启明星辰集团携全栈密码生态亮相第三届商用密码展
400元消费券京东618每日限时限量发放 6000元以上iPhone可用
直播间成非遗新舞台,近一年超万名抖音非遗类主播月均打赏收入过万
全国50城招募100名AI合伙人,司马阅寻资源持有者,共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