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高科技智库专家团聘任暨 AI 水手 S300 “两说一讲”核心功能发布仪式在北京清山书院举行。发布会以“名家领航· AI 赋能”为主题,特别邀请来自全国各地,深耕教育评价、考试命题、教学研究等领域,涵盖全九门学科的十余位特级专家学者受聘加入一高科技智库专家团。智库专家团的组建将为一高科技旗下首个人工智能学校建设方案的深化落地及“提质增效”贡献积极力量。同时,AI 学伴水手 S300 重磅发布 “两说一讲” 核心功能,也将依托智库专家团深厚的命题经验与领先的阅卷标准,为高三学生打造精准提分的智能学习方案。
权威智库专家团背书,首个人工智能学校建设方案深化落地
一高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韶维在发布会致辞中指出,随着政策不断推进和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行业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一高科技始终以“聚焦双减双升、促进人机协同、引领智慧教育、服务教育强国”为使命,旗下品牌AI 水手更提出“首个人工智能学校建设方案”,从系统解决方案、智能产品到垂类大模型,构建出一整套面向未来学校的产品体系,并基于“课堂+课后”的双场景协同策略,推出S900 智能教室终端与 S300 AI 学伴两款核心产品,构建完整的教学链路闭环。
作为率先落地的“AI+教育”范式探索,AI 水手持续深耕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目前已组建由 100 余位重点高中校长与学科带头人、10000 余位一线教师及 4000 余位教研专家构成的智力网络,搭建起一套“研究 - 实践 - 反馈”的教研系统。
同时,此次一高科技智库专家团聘任仪式召开,一高科技智库专家团进一步扩大组建。专家团汇聚教育领域顶尖力量,权威性显著,不仅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九门全学科,成员更囊括王大绩、周沛耕、范存智等“天花板”级名师。他们有的曾担任十余年高考命题组、阅卷组专家,有的曾连续数届作为国家数学奥赛主教练带领中国学子频频摘金,更多人曾任教育部课程教材编写组成员、参与国家级课题,编写多部教育著作。专家团深谙命题逻辑与评分细则的专业积淀,为 AI 水手产品精准对接教育需求提供了权威支撑,确保产品贴合教育规律与高考实战需求,协同共建新时代教育生态。
其中,专家代表、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郑克强致辞强调,在教育数智化转型进程中,一高集团做了诸多有益尝试。S900 智能教室终端与 S300 AI 学伴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学效率、赋能个性化学习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圆桌论坛环节,专家齐聚一堂,围绕“AI教育新范式:从命题阅卷双引擎看高三备考效率革命”展开深度对话。依托智库专家的智慧与经验,AI 水手将切实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的研发和实践,加快教育数智化转型进程,推动“首个人工智能学校建设方案”进一步深化落地。
S300“两说一讲”核心功能重磅发布,打破学习机困局
依托专家团数十年积累的命题经验与阅卷标准,得益于智库专家团的监制参与,会议同期,基于一高科技集团多年教育实践与智能技术积淀推出的重要创新成果 —— 水手S300,其“两说一讲”核心功能,重磅发布。
不同于传统学习机,S300 凝聚了AI 水手 20 余年教研积淀,由 4000 多位一线教研专家共同打造,产品秉持“以少胜多”的教育理念,从 10 万道题库中精选“核心母题”,精确贴合高三 300 天的复习节奏,帮助学生构建起以知识逻辑为核心的高效复习路径,彻底告别“题海战术”。
此次重磅发布的“两说一讲”功能,更进一步打破学习机困局,让学习不再仅限于学生被动学习的单一视角,而是丰富融合命题者与阅卷者的多维视角,将易考点、易错点有限串联,打造高效、精准、科学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真正“学得下”。
其中,“命题者说”聚焦高频考点解析,通过严谨的命题逻辑与题库筛选,辅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框架;“阅卷者说”通过模拟人工阅卷专家的评分标准和考点识别规则,帮助学生理解高考主观题评分中的常见易错点和易混淆点,指导学生规范答题、优化作答策略;“名师精讲”则结合学科教学重点,运用AI辅助技术,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与精细化讲解,打造兼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学习闭环。
智库专家团评价,水手 S300 作为“ AI 时代的高三学伴”,聚焦高三阶段的学习需求,注重节奏管理、知识内核梳理与个性化反馈,精简内容串联学科主干,结合 AI 时间管理、错题归档、答疑陪练等功能,打造节奏合理、反馈清晰、个性匹配的复习闭环。如此,AI 学伴水手 S300 深度协同课堂智能基础设施 S900,形成从课堂教学到课后自学的完整链路,真正实现了“课堂一体、学教协同”的教育新范式。
本次发布不仅是水手S300核心功能的重要亮相,也是当前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据悉,相关产品将于8月中旬正式上市发售。未来,集团将继续秉持教育本质与技术创新并重的原则,围绕实际教学需求,深化智能产品研发与教育场景应用,为教育数智化转型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路径:让学校,不再只是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具备智能调度与系统反馈能力的“组织体”;让课堂,不再仅是师生互动场域,而是“师-生-机”人机协同的“AI+教育”系统;让教育,也不再止步于知识传授,而是走向面向未来、面向成长的全过程育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