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为全球最热的几家科技企业之一,每年对于苹果全新产品的猜测和路透,都会成为极客们的谈资。今年3月,苹果公布最新屏幕专利:宣布为iPhone与iPad系列设备研发“多层复合玻璃结构”,在提升屏幕耐用性的同时,改善户外可视性。
据悉,新的专利技术中集成了环境光传感器与动态调整算法,当屏幕遇到户外强光时,能自动调整玻璃表面的微观结构角度,在保持触控灵敏的同时实现防反光。
这也意味着,苹果终于开始在屏幕防反光技术上认真起来。
长久以来,苹果不算是在防反光技术上走得最远的企业。目前,三星已经率先将康宁玻璃面板Gorilla Armor运用在了S24u、S25u和S25+系列手机上。据悉,这一系列的玻璃面板不但坚硬耐刮,还能够减少90%的反光。
苹果虽然已经申请专利,但要想实现防反光屏幕的量产或许还需要时间,据悉,最早会在iPhone17旗舰款上见到。
和手机厂商一样卷的是手机配件厂商。在苹果推出最新的防反光屏幕之前,市面上的防反光手机膜已经层出不穷,头部企业如图拉斯,已经在手机膜赛道上建立了技术壁垒。
2024年,图拉斯在基础的保护功能之外,做出了媲美裸屏使用感受的钢化膜——“原感膜”。2025年,其又对原感膜进行了全新升级,在包括抗反光效果在内的诸多用户关注的产品特点上下足了功夫。
(一)
专研抗反光技术
作为人眼和屏幕之间的另一层介质,在基础的保护功能之外,手机膜的使用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手机的使用感受:普通手机膜会降低手机的使用感受,而好的手机膜则能够优化使用手机的体验。
比如上述提及的防反光功能,普通手机膜仅有90%的透光率和4.5%的反射率,贴膜后不仅会出现色彩偏差,而且还有强反光的“副作用”,当屏幕暴露在晴朗日光下,无论是看地图还是回消息都会变得非常困难,长久使用也会造成眼睛疲劳。
因此,防反光功能开始在钢化膜行业中逐渐普及开。
目前,手机配件市场中将具有抗反光功能的手机膜统称为AR(Anti-Reflection,抗反光)膜。不过,大多数AR膜是通过浸泡的凝胶涂层来达到抗反光的,反射率普遍在2%到3%之间,抗反光效果有但不多。更重要的是,凝胶涂层会随着使用逐渐磨损,一般只能使用一个月左右,降反效果就会消失。
而图拉斯的抗反光技术则是采用了芯片、半导体行业都在使用的磁控溅射工艺,能够实现96%以上的透光率和0.8%以下的反射率,耐摩擦性能显著优于普通AR膜。
图拉斯官方数据显示,原感膜采用了厚度仅为600纳米的7层原子级别镀膜。通过交替堆叠不同折射率的材料实现多层结构,原感膜拓展了光的有效波段,实现了更为全面的防反射效果。不仅工艺先进,原感膜在极端环境下的效果也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证。目前,图拉斯原感膜是行业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通过德国莱茵专业抗反射测试的保护膜产品。
图拉斯原感膜在技术和工艺上的迭代,能为用户带来强光下依旧清晰的视觉体验。不论室外还是室内,原感膜都能压制反射光线,还原屏幕原生的色彩。
(二)
触感不断升级
从iPhone15开始,苹果采用了微曲边缘的屏幕。于是,如何保证手机膜与屏幕边缘的曲率一致,成为了手机膜厂商面临的新挑战:如果二者有偏差,屏幕就会出现白边、沾灰、顶壳等问题。
图拉斯原感膜采用了3D热弯技术——将玻璃加热至800℃后软化热弯一体成型,这种技术能够实现小于0.03毫米的贴合公差,减少气泡和缝隙,提高玻璃硬度。同时,3D热弯技术还解决了传统手机膜边缘积灰的问题,实现了0间隙的原生贴合,可谓是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触觉上,图拉斯自研了纳米级凝露涂层工艺,通过磁控电镀的方式将日本进口的信越指纹油均匀附着到膜表面。这样的工艺能够保持疏油层性能稳定,疏水角保持率也比普通膜高出20%。
在钢化膜的制作工艺中,疏水角通常是被用于反应膜层表面顺滑度的指标,越大的角度往往意味着更好的顺滑性和防指纹性能。
不仅如此,图拉斯在抛光的工艺上也在不断精进。目前,原感膜表面的粗糙度已经被精准控制在Ra<0.2μm,滑动摩擦力明显减少,触屏舒适度大大提升,玩游戏、刷视频等场景下都能保证丝滑不断触。
即便同在AR膜赛道,图拉斯原感膜在其他产品特点和用户使用感受上也略胜一筹。
苹果在防反光技术上钻研创新,无疑是一个明确的新信号——抗反光将作为未来的屏幕发展趋势被进一步普及。一直以来,图拉斯在用户需求和技术研发上都处于业内领先的位置。而在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抗反光技术上,其也已经通过旗舰产品原感膜建立了技术壁垒,占得了发展的先机。新一轮的竞争是洞察和技术的比拼,图拉斯的表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