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安徽汽车科创人才生态建设研讨会在合肥创新院成功举办。会议由安徽省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办,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AUTO HUB联合主办。协会会长邓向阳(安徽省前常务副省长)出席并发表致辞。会议上,作为积极推动汽车科创人才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由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AUTO HUB等机构联合共创的长三角汽车科创学院正式扬帆启航。
邓向阳会长在致辞中指出,汽车产业看安徽,安徽汽车的未来关键看人才。安徽汽车产业规模已迈上新台阶,但与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要求相比,源自安徽的突破性、引领性创新仍显不足。当前,安徽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多样的产业生态、完整的产业链条,要想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要将“创新”和“人才”作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汽车技术与产业创新中心的“金钥匙”。
来自安徽省发改委(汽车办)、省工信厅、合肥市及芜湖市相关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投资界的近70位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代表立足不同视角,为汽车科创人才生态建设建言献策,力将安徽打造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汇聚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协会秘书长吴晓东(瑞丞基金董事长、新汽车投资人俱乐部理事长)深度阐释了本次会议举办的背景和意义,他表示,下一步协会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当好政府参谋助手,链接整车与供应链企业,服务广大会员,为安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前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先生结合数十年的产业管理经验,精辟地阐述了创新与人才的关系。他指出,“人才生态建设要以企业为基本,企业是创新主体,也是创新投入、创新应用主体,人才则是战略、系统和文化。”他提出的“待遇是基础,感情是纽带,事业是根本”三个留人理念,以及必须向第二、第三层面延伸落地的论述,引发全场共鸣。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秘书长卜杭正从区域协同的视角出发,强调了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他提议长三角汽车科创学院通过整合区域内的产业、人才、科研等资源,加强安徽与长三角其他省市的协同联动,共同完善汽车科创人才生态,与长三角汽车科创学院深度协作,为区域汽车产业升级提供助力。
协会副会长、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主任喻东表示,人才不是天生的,要吸引未来人才,鼓励创造最重要,需搭建“大平台支撑下的精兵作战”体系,给人才成就价值的空间,让人才在实战中成长,形成一个人才“倍”出、创新涌动的良性循环,最终支撑安徽汽车产业实现从大到强、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
研讨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叶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研究员潘轶山、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院长吴仲城等与会嘉宾也发表了深有见地的思考和建议。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成果之一,由协会支持并与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AUTO HUB等机构联合共创的“长三角汽车科创学院”正式启航,该学院将以“构建最优创新生态,挖掘新质生产力,赋能汽车科创企业成长”为使命,通过专业化、生态化、体系化赋能服务,着力打造创业者的超级能量场。
学院创始人王丰斌表示,长三角汽车科创学院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充分发挥共创机构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汽车产业强大资源协作生态圈。同时,并汇聚近百位产业领军人物、顶尖学者和资深投资人组成的导师团队,打造覆盖创业全周期的课程体系,通过行业研究、场景化实训、产业链接、超级路演、榜单发布等特色活动,致力于成为汽车产业高端创新创业服务领域的标杆,成为汽车科创策源地。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作为汽车产业新兴战略高地的安徽,通过各方协力打造长三角汽车科创学院,将吹响科创人才集结号。作为市场化生态化社群化开放型赋能平台,长三角汽车科创学院致力于为车圈的创业者们打造一个深度链接、相互赋能、多元共生的“创业雨林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