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第十四届天津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程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科技创新100强榜单,位列第16位。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之蓝始终坚持技术自主研发,目前拥有超过40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0余项。
其水下机器人产品已参与北极海洋科考、南水北调水利工程、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水域应急保障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相关工作。

研发创新:深耕深海科技
深之蓝始终以技术研发驱动产业创新,通过多年深耕,系统性地构建了四大核心关键技术体系:
水下机器人控制导航与通信技术,作为水下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核心,攻克复杂流体扰动下的高精度运动控制、多源传感器(惯性、声学、光学)信息融合导航以及水下多模式可靠通信等一系列难题;
水下机器人系统总体技术,贯穿于从任务需求到平台实现的全程,涵盖了总体构型设计、流体动力学优化、系统兼容性匹配与全任务链效能评估。结合深之蓝丰富的应用场景经验,创新实现了水下机器人浮游/爬行双模运动模式、水下机器人与动力TMS联合抗流控制、海油浮体结构表面精细检测等多项突破;
水下动力与能源技术,自主研发了系列高推重比螺旋桨推进器、高效低噪泵喷与矢量推进系统,赋予机器人卓越的机动性与精准操控性,如Vapor系列专业装备经主动环路优化实现21kg推力与2.5m/s行业领先速度;ROV推进器在极限条件测试中可连续运转1000小时以上,并在重庆万州公交车搜救等任务中验证其72小时持续作业能力,长航程蓝鲨II–A自主水下航行器单次续航可达30天的超长续航能力;
水下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是将创新设计转化为经久耐用产品的关键保障。深之蓝掌握包括轻量化耐压舱体设计、特种复合材料应用、深海自适应密封工艺在内的一系列尖端制造技术。通过轻量化、耐腐蚀结构与封闭式回收设计,确保设备在深海高压、强腐蚀环境下仍保持高可靠性与长寿命。
四大核心技术相互耦合、协同演进,共同构成了深之蓝全栈技术闭环与核心竞争优势,铸就了覆盖多品类的卓越产品与解决方案,持续引领行业前行。
公司主编国家标准《水下助推机器人通用技术要求》,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科技发明类奖项。
市场应用:覆盖多领域场景
深之蓝的产品矩阵覆盖了工业级和消费级两大市场。
在工业领域,公司的水下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洋安全、海洋工程、应急救援、水利水电、海洋科考等五大领域。
在消费端,深之蓝旗下SUBLUE品牌的水下助推器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超过15万台,在全球消费级水下助推器市场中占据约60%的份额。
通过整合深之蓝系统化的技术研发支撑能力和消费领域的成熟供应链能力,达到规模化批量化生产的敏捷高效,实现从技术赋能到供应链赋能的双轮驱动,以显著降低水下探索的成本。
战略定位:服务海洋强国
深之蓝的发展战略与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同频共振。
创始人魏建仓表示,公司将持续深耕水下人工智能、集群协同作业等深海科技前沿方向,开展“卡脖子”技术和前沿引领性技术攻关。
这家从天津滨海新区走出的科技企业,正以其硬核技术实力,在覆盖地球表面70%的海洋中,开拓着属于中国民营经济的蓝色疆域,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贡献深之蓝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