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6G标准化元年,6G正处于标准化研究全面启动、技术创新加速突破、产业全面布局的关键阶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在近期举办的2025年6G发展大会上,高通公司技术标准副总裁李俨博士应邀发表演讲时谈到了6G技术发展时间点,他介绍,3GPP已经开始了Release 20标准的研究,这是6G研究的一个起点。按照规划,预计在2029年3GPP可以完成第一个能够商用部署的标准版本。这是基于技术发展的前瞻性,以及整个产业技术部署落地的实际情况的展望,也为全球产业在6G发展的协同方面给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时间点。

高通是全球领先的无线科技创新者,持续推动3G、4G、5G等技术的发展。在中国,高通与合作伙伴一起见证了中国移动通信从数字通信萌芽到5G的落地,从最初的语音连接,走到了如今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李俨表示,过去近30年,在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业界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如今是“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时刻,6G的应用规划要顺应智能化发展趋势,引领下一个30年的产业发展。
目前,产业智能化正在从云端扩展到终端,基于云端的大量AI推理,正在向终端侧转移。李俨认为,未来的AI将是“端—边—云”融合的架构,6G的使命之一是成为AI与通信系统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这是6G技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AI智能体还是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针对这些复杂的场景,6G都将能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网络服务能力,从而保证通信处理任务的展开,使AI能够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Omdia的预测,6G网络预计于2030年投入商用,并于2037年成为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李俨表示,2030年,随着6G的出现和AI的发展,6G和AI的融合将带来广阔的机遇。其中,未来的智能终端将会主动感知环境、处理任务,并与云端协同工作。终端可以根据场景主动判断任务如何分解、如何调用资源,也就是说,终端既要有算力,也要有智能调度的能力。同时在网络运营方面,利用AI可以对用户的行为和内容进行精确感知,从而精准地组织网络架构,提升网络传输能力与网络效率。
李俨认为,6G的核心能力可以归纳为三个支柱,即“AI赋能的新业务”、“AI赋能的新网络”,以及二者融合产生的“AI赋能情境感知通信”。为了更好地支撑这三个支柱,高通持续深化投入,一方面通过骁龙品牌提供面向个人移动终端的计算平台,为终端侧AI提供强大支持。另一方面,高通跃龙平台则支持“万物互联”,能够为海量终端的开发及接入6G网络提供平台基础。

根据公开信息,高通早已启动6G研发,并积极为未来部署做好准备,预计最早在2028年可以看到6G预商用终端设备,为技术规模化商用打下基础。李俨表示,高通将继续以“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未来”为使命,引领无线技术创新,与中国伙伴、全球同行携手,让6G的愿景早日落地,共同创造智能互联的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