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8日,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于北京举办。活动以“智启新程·重塑生态·赋能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职业院校、基础教育机构代表及教育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共探AI时代远程教育发展新路径。

会上,华为云战略总裁、首席战略官崔磊发表了《智启未来 AI驱动教育发展新范式》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华为云在教育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中的前沿探索。他指出,2025年是智慧教育元年,AI赋能知识密集型领域并引领教育的第三次革命。华为云长期扎根数智教育,支持智慧教育的创新实践、探索协同育人的全新机制,坚持与教育客户携手并进,建设有人文温度的数智教育。

华为云战略总裁、首席战略官 崔磊
AI已成为对行业影响最大的通用技术。在教育领域,从L1级的学习、陪伴助手到L5级的人机群智协同、无边界自组织教研,AI也在不断重塑教育场景体验。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每个人都将拥有私人学习顾问,教师教研工作也会配备人工智能助理——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环节。
长期以来,华为秉持“扎根数智教育,构筑教育强国创新基座”的行业愿景,坚定推进教育领域的数智化转型布局。崔磊表示,华为通过“教育数字化转型+根技术匹配”的双轮驱动,全面赋能教育教学领域。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针对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不同层级,华为通过产教融合、数字化转型、科研合作等构建多维度支撑体系,实现教育的智能化、均衡化与内涵式升级;在根技术匹配方面,华为依托从基础计算、教学设备到操作系统、AI框架再到大模型的全栈技术能力,实现技术与教育需求的精准匹配,支撑海量教育应用落地,全方位助力教育教学的数字化升级。
为深度赋能智慧教育创新实践,华为云致力于打造AI-Native的云。崔磊介绍,华为云依托鸿蒙、欧拉、鲲鹏等根技术构建开发者统一底座,并聚焦教育云、人才培养、科研云三大核心场景,联合生态伙伴共拓智慧教育边界。目前,华为云已聚合超795万开发者、开通百万级开发者空间,培育超1600名布道师。未来,华为还将持续推进开发者布道师计划,打造全球开发者专属开发空间、社区,使能开发者探索、事件、创新。
此外,华为也在积极探索协同育人的教育机制,通过数字基座、智慧校园、人才培养、战略咨询等,赋能终身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在职业教育领域,华为云已建立起包括深职大、深信息等在内的27所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在基础教育领域,合作覆盖教育部、上海教委等1000+教育(厅)局、2000+示范院校;在高校科研领域,服务上海理工、上海交大等2000+高校、60+所双一流高校。

大会期间,华为云展区还系统性展示了其教育行业解决方案及落地成效。围绕鸿蒙、昇腾、高斯等开放能力,华为云构建了覆盖高职、职业本科、本科、人社等类型的人才培养全景图,覆盖实训室、产业学院、公共实训基地等场景,赋能开发者能力提升。华为还打造了覆盖人才培养、研究创新、生态共建的科研创新支撑体系,覆盖课程竞赛、多学科科研、交叉学科应用等场景,赋能科研领域的创新与学科发展。在实践上,“芜湖数字人才培养中心”公共实训基地已助力当地人社局打造区域8大技术中心、每年支撑培训1700+人才,全面支持服务普教研学、高校及社会人才实训开展。
本次大会不仅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搭建了重要的行业交流平台,也成为技术赋能教育实践的展示窗口。通过技术创新与教育规律的深度耦合,相信华为云将与客户伙伴一道,为远程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开新思路。“华为将与教育客户携手并进,建设有人文温度的数智教育,推动产教融合和ICT人才培养,为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崔磊说道。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