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碳中和技术公司「碳能科技」宣布完成超亿元A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朱雀资产领投,联想之星、力鼎资本跟投。
在创业融资一片低迷,很多明星项目正在苦苦寻求新一轮融资的当下,这条信息多少有些显得“字少事大”。一家名声并不显赫的创业公司凭什么成功融资“一个小目标”?只是因为它是一家站在“碳中和”风口公司吗?还是资本的又一次跟风呢?
带着疑问,在北京140年来最大连续降雨之后的一个下午,笔者一行来到早已约好,却因暴雨而一再改期的碳能科技总部。身型高瘦,笑容爽朗的碳能科技联合创始⼈王帅接待了我们。
碳能科技总部看起来像个大型科研机构,办公区与实验室紧密相连又互不干扰。王帅不时停步,为笔者介绍不同的部门、实验室和那些精密的设备、仪器。
初生无畏,逆流而上
“我们公司是2015年3月份成立的,第一间办公室还没有这个房间一半大。”回忆起创业历程,王帅还是有些感慨的,“最开始呢,就康鹏、田力和我,就我们仨”,他伸出3根手指,强调了一下,顺便开始介绍:康鹏作为创始人与首席科学家,负责公司的技术研发与实验室运作;前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合伙人出身的田力,出任公司的CMO;王帅,负责公司的行政事务及日常运营。
2015年6月,成立刚刚3个月的碳能科技完成了天使轮融资。半年后,2015年12月,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这个致力于研发“经济正向的负碳技术”的初创团队,站在时代打开的大门前,迈出了关键一步。
碳能科技的起步可谓是逆流而上。王帅回忆,“当时国内涉足碳中和这个领域的企业几乎没有,能够对标、敢于对标国外先进技术的中国公司更是难以想象,何况还是我们这样的初创公司。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勇气’和“相信”,初生无畏,我们相信我们的技术是领先的,相信碳中和是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这些支撑着我们走过了那个阶段”。
碳能科技面对的市场环境极为艰难。以“电解水制氢复合隔膜材料”为例,欧美的公司几乎掌握了当时所有的尖端技术,并控制了整个产业链的话语权,国内的企业只能依赖进口的技术和产品。
做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最大的困难往往不是技术攻关难,而是匹配合作伙伴和应用场景难。国产操作系统、芯片如是,“经济正向的负碳技术”也是。
好在“碳中和”对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人们必须不断去尝试新的技术,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碱性电解水制氢隔膜材料”已发展到第三代,但由于种种原因,第三代隔膜在产能上大幅受限,同时,国外公司在价格上针对国内企业也有“特殊定价”,在多重因素催生的背景下,碳能科技在技术赶超的途中,更承担着中国碳中和企业突破重围的重大使命。
目前,碳能科技不仅填补了国内“电解水制氢复合隔膜材料”技术的空白,更从产业端实现了国产替代,从根本上杜绝了被“卡脖子”的可能。
打造能源领域的贝尔实验室
比起8年前的举步维艰,碳能科技已成长为一家以领先的“负碳”、“绿氢”两个主流技术为核心的公司,受到资本市场和能源等诸多行业的关注。
一路走来,碳能科技始终追求技术的突破和领先。“打造能源领域的贝尔实验室”是碳能科技最初的愿景,也是这家公司的灵魂人物——康鹏,赋予这个团队最重要的发展基因。
康鹏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并于2010年至2015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美国能源部太阳能燃料能源前沿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人工光合作用领域创立者、美国科学院院⼠Thomas J. Meyer教授和Maurice Brookhart教授。
在美国求学的时候,康鹏就时常去想:未来全球能源革命的背景下,中国科学家该如何应对呢?如何将技术迅速转化,又该如何去应用在碳排企业呢?
2015年,康鹏回国创立碳能科技后,基于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和反应器等技术,可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合成气、合成油等碳中性燃料和绿色化学品,是目前完美结合新能源发展趋势,实现负碳的技术路线。
同时,在“电解水制氢复合隔膜”等方向,碳能科技也在不断探索核心材料技术的适用范围与产业转化。凭借对行业发展和技术方向的超前准确预判,康鹏带领碳能科技走出了一条“硬科技”的创新发展道路。
“不要把碳能科技当作一个材料生产或工程公司,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新型研发机构,当作能源领域的贝尔实验室”,对于碳能科技的未来,康鹏有着坚定的目标。“我们的定位还是利用核心电化学技术的平台基础,衍生并探索不同的技术路径,去解决不同场景下能源和环境的碳排放问题”。康鹏坚信,碳能科技领先的“负碳“、”绿氢”两个主流碳中和技术,将是完成中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
用开放和共享的眼光看待技术
“技术需要产业化,需要与企业合作,需要更开放的共享精神。技术产业化从1到100的过程中,是我们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大家都在投入,多数情况下企业投入的资金更大,所以成果也理应共享”,对技术的理解和对技术价值的界定,康鹏有非常独到的理解。
“我们在技术分享的层面是敢于创新的,和企业合作,我们倡导知识产权共创共享的模式,新技术的收益也共享,敢于尝新的企业就应得到丰厚的回报”。充分考虑企业需求,着眼用技术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碳能科技一步步地提高了自主研发技术的市场认可度与实用价值。很多碳能科技的合作伙伴也喜欢用“技术接地气”、“能解决实际问题”等词句来评价双方的合作。
在开放的“技术共享”理念下,碳能科技迅速打通了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的渠道,建立了“知识产权共创共享”的合作方式,与众多企业伙伴形成了长期稳固的合作机制。
随着中国雄心勃勃的“双碳”目标稳步落实,历经8年市场淬炼的碳能科技,在技术发展方向和开放合作模式等方面被包括国能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中国石化和中国船舶集团在内的诸多企业进一步认可,“碱性电解水制氢复合隔膜材料”、“二氧化碳电化学制化学品技术”等前沿研究成果也获得了产业的实际应用,不断创造着更大的技术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互信和产业协同的合作伙伴
从2015年成立开始,碳能科技已经完成了五轮融资,每一轮的融资都投入到研发和工程化的扩增中。在最艰难的2018年,当时碳能科技的技术研发虽然已经取得了实验室实质性的进展,但缺乏工程验证,很难找到合作伙伴,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每位员工都有领不到工资仍坚持工作的经历,三位创始人先后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全部投入到项目研发中。
“我坚信我们对新能源变革趋势的判断是准确的,事实上这些年走过来,也逐步印证了我们的布局和选择符合时代的呼召。”康鹏谈到碳能科技的发展历程,更多的是对技术趋势的判断和信心。
“其实,我们当时做好了苦干十年的准备。现在,整个产业的发展比我们预期的要快很多,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回顾过往,主修哲学出身的王帅说:“正因为我们经历了这些,才获得了真正的信念。”
“我们经历过苦日子,所以倍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康鹏表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最难得的是,我们有技术互信和产业协同的合作伙伴。”
从天使轮的自然投资人叶飞算起,到首科开阳基金的慧眼识珠,再到红杉中国、奇绩创坛、九智资本,以及本轮的朱雀资产、联想之星和力鼎资本,碳能科技与投资方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合作与互信,让投资方深度参与到双碳事业,进一步成为碳能团队的“合伙人”。
本轮融资的领投方,朱雀资产表示:绿氢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而碱性电解槽是降低绿氢制取成本的有效路径。未来碱性电解槽将朝着更高电密、更低电耗的方向升级迭代,隔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碳能团队在电化学领域积累深厚,自主研发的复合隔膜具有优异的隔气性、稳定性及低能耗特点,持续推动碱性电解槽降本增效。同时,碳能持续探索电化学技术在减碳场景上的应用,自主开发的二氧化碳电解技术兼顾碳减排及经济性,赋能传统能源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期待与碳能携手共进,在中国“双碳”产业精耕细作、共同成长。
此前,2022年5月碳能科技完成A1轮数千万元融资,由九智资本领投,红杉中国跟投。九智资本表示:碳能科技基于电化学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致力于提供具有经济正向的碳中和解决方案。九智资本看好其持续的创新力与优秀的产品力,非常荣幸能够与碳能携手,全面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奏响138万亿的中国咏“碳”调
碳能科技的成长历程,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电化学领域研究应用人才培养的一条道路。从2015年初创的阶段的“潍坊一中同学组”,到现在百余人的科创团队中,12%拥有博士学历,20%拥有硕士学历,还有大量的注册工程人才。碳能科技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为电化学领域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大有可为的职业发展平台。
谈到团队的成长,康鹏颇为感慨:“高校成果转化难的原因之一是工程化力量缺乏,科研人员与企业各说各的语言,国家科技投入应用不到国民经济的主战场。碳能的团队是非常难得的,不但培育了一批基础扎实、一起成长起来的应届毕业生人才,同时还有经验丰富、能完成工程化实施的专业团队,形成一条技术研发-工程化的快速转化通道”身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教授,康鹏有着特殊的感悟。
当前,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在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蓝图下,预计未来30年碳中和领域投资规模将超过138万亿元,无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8年前,在那个十来平米的简陋办公室里,碳能科技写下呼应“双碳”这首恢弘乐章的第一个音符。今天的碳能科技,在海淀、房山近3000平米的办公、研发基地,在西安4000平米的隔膜生产工厂,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奏响中国咏“碳”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