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妙极了!数学如此惊奇,好简单。王老师的这门‘线代’课一定要听!”这是学生对他的教学艺术的惊呼和喜悦。
“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知识。”他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教学座右铭,37年躬耕教坛始终如一,为科教强国培育精英人才。
“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这是他作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连续十次获此殊荣。
他就是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王卿文教授。王卿文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数学博士、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伟长学者特聘教授、上海领军人才。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上海大学张量与矩阵理论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成员、韩国成均馆大学应用代数与优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数学会第12届和第13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数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多个国际数学期刊的主编及编委。
光鲜亮丽的头衔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承担着多少重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沿着王卿文的创新教研之路,领略三尺讲台后的艰辛与荣光。
坚守传承 创新教学新举措
“给学生上课是老师的天职,老师若不给学生上课,就像医生不给病人治病一样。”谈到教学,王卿文无比热爱,因为他深知国家振兴需要人才传承,需要将科技的接力棒很好地传递给学生。
“我也传承了师门的优良传统。”王卿文始终感恩师承我国著名数学家、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十八位博士之一、国家首批教学名师李尚志教授。“李老师的导师是我国密码学的奠基人曾肯成教授。”王卿文至今始终牢记师门在教学和培养学生方面的优良传统——引领学生学做古代的数学家,将课本上的知识重新发现一遍。王卿文将此传承下来,一直在坚守。并根据新时代教学特点,将“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知识”作为自己的教学座右铭,37年坚守如一。
学者、科研、教学融为一身,如何兼顾,怎样培育出国之栋梁?王卿文走出了独具创新之路,他将此归纳总结为“三架马车”——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高端的学术交流。
“老师必须做科学研究,不做科学研究不是好老师。” 王卿文对钱伟长老校长的一句话记忆尤其深刻。为此,他将创新做为开启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以此来探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路径。
“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知识。”为此,王卿文积极探索着数学教学方法与艺术,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重新发现一遍。
王卿文创新应用了“教育数学”——改造数学的研究成果使之更适宜教与学。用科研新成果重建课程结构、改进教学内容,使之好教易学。譬如,通过不断的创新总结运用,他将传统教材50多页内容仅用5页篇幅给出了线性方程组迄今最新的简捷方法。
为了引导学生如何发现知识,王卿文采取趣味教学,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生活问题成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得力帮手,并引导学生多角度构建解决同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永攀数学高峰。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王卿文积极探索和开展了新时代教学手段开发及应用:录制了2门本科和1门研究生视频课程,其中获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的“数学探索与发现”在“学习强国”观看量达250万;“线性代数”、“矩阵论”在学银在线上线;在全国首创数学实践工作站,建成了以兴趣激发、应用实践、学术创新为支点的开放式辅助教学网络共享平台;全国首创数学科普论坛品牌系列会议,其中以中国数学会等三大数学学会为协办单位的会议已成功举办6届。
高端学术交流是促进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始于王卿文教授的课题组,上海大学数学系和英国拉夫堡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学生的项目并展开全面合作。在王卿文教授课题组工作的基础上,上海大学数学系还与美国、加拿大、荷兰、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学生备忘录,为学生国际化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文化交流机会。王卿文30多次担任国际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和学术委员会委员,曾20多次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和大会邀请报告,主办、承办和合办了20多次高规格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科研成果交流分享,走进国际视野。
深耕杏坛 育人成才满天下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 王卿文肩挑的是两大教学任务——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站好、站稳讲台,王卿文一站就是37年,始终如一。近20年来,他讲授本科课程年均170学时,讲授研究生课程年均60多学时。
秉承着“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探索精神,王卿文深深感染和鼓舞着每一位学子,成为学子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和引导者。在王卿文所带的钱伟长学院2019级3名本科生中,有1人是数学专业的第一名,这位学生放弃了去其他名校读研的机会,毅然选择跟随王卿文老师进行本硕博连读,本科阶段就进入了王卿文教授的课题组,开启了科研之路。
截止目前,王卿文已培养了12名博士后、30名博士(包括5名国际学生)和59名硕士。其中,跟随王卿文读完硕士和博士就直接入职澳门科技大学的刘新现已是澳门科大的副教授、王卿文培养的本土博士何卓衡直接入职美国奥本大学数学与统计系、王卿文培养的本科生陈南现就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官瑜就职华为欧洲研究院……
由于教学和科研成果卓著,王卿文获首届吴兴华数学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王宽诚育才奖、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均排名第一)、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三次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均排名第一)、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创新教改显成效,育人桃李满天下。当我们向王卿文的育人成果投去赞许目光时,他却感谢于学生的勤奋努力和自己不辞辛苦的教改实践。
这些年来,王卿文主持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优质在线视频课程1门、入选首批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
“不论是科研探索,还是创新教学,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掌握高科技的人才。”全方位服务人才培养,是王卿文从事科研教学不变的宗旨。近年来,他主持重要教学改革项目11项、主编出版教材和教参7部、自2005开始连续13年担任上海大学数学系主任并申请到了国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8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及省市级奖励。
王卿文的教学成果在全国产生了影响和辐射:由高教社出版的《线性代数》已被多所高校使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线性代数核心思想及应用》已重印18次,在包括台湾清华大学在内的全国高校中广泛使用;王卿文在全国大型教学会议作大会报告10多次、在复旦大学等30多所高校作专题报告介绍了主要成果,受到一致好评。
创新研发 科研成果新突破
“矩阵代数、量子计算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王卿文表示科研创新是科学家的根本工作。针对系列数学问题的艰苦攻关,他取得了多项首创性研究成果:
建立了研究非交换环上矩阵方程和矩阵方程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张量与矩阵理论国际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
在国际上首次研究四元数张量方程组并获得了系列成果。
“我和团队主要致力于矩阵代数、四元数代数及其在系统控制、信号处理、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对偶四元数矩阵、对偶四元数张量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成为了我们团队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活跃的进展。”王卿文和团队成功构建了系统且完整的求解西尔维斯特型矩阵方程组的理论和算法体系,不仅推导出了通解公式,还揭示了其相关性质。科研成果“西尔维斯特型矩阵方程组解的研究”荣获了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开展科研总是要依托项目。综合数来,王卿文所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达20多项。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180多篇。成果“代数方程与代数结构及其表示”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成果“约束矩阵方程及最小二乘问题的求解理论与算法”荣获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科研滋养教学,教学反哺科研。在王卿文的眼中,以创新之力加强人才培养,必将产生强大新质生产力,为科技强国注入强劲动力。(丁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