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健康顶流”医生抖音科普凭实力“圈粉”350万

2025-08-22 09:28:35     来源:

清晨七点,80多斤的唐黎之换好跑鞋,沿着绿道慢跑五公里,每天吃两个鸡蛋当早餐,每周精读10篇前沿文献,是她雷打不动的习惯。

这位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医生,是目前四川抖音粉丝最多的“健康顶流”博主:358万粉丝关注、2392.8万赞。她的生活,像她主打的低碳水饮食方案一样,精准、克制。

诊室里,她站着看病,把每个细节问进患者心里;屏幕里,她把医学高深文献讲成通俗话。体重不过百的瘦子医生,如何成为超重人群最信赖的人?

从病房到屏幕,她把医学讲成家常话

唐黎之的医学启蒙,藏在母亲常年被胃病折磨的病痛里。年少时那份看着亲人受苦的无力感,在她心底埋下从医的种子。高考时,她选择了临床医学,在华西完成博士学业并留校工作10年。2012年至2014年,她远赴美国哈佛医学院加斯林糖尿病研究中心深耕近两年。

“华西医院的经历让我打下扎实的临床基础,学术氛围浓厚,诊疗规范;2024年底到了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接触到更多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学会从整体观看待疾病。”不同的平台,都化为她成长的养分。如今,她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牵头成立逆糖减肥MDT中心,联合营养科、运动医学科,用中西医结合的整体观破解肥胖难题。

时间回到2020年,一条重庆医生科普的视频,让唐黎之萌生做科普的念头。第一条视频里,她对着镜头展示博士证书和哈佛访学证明,“不是为了炫耀,是想告诉大家:我说的话有专业底气。”

很快,她将科普方向精准定位在临床高频健康困惑上。粉丝追问“轻断食到底怎么断”“尿酸高能不能吃火锅”,与门诊患者的疑问高度重合。她的视频开始逐一解答,没有花哨剪辑,却总能戳中痛点——“轻断食不是盲目挨饿,而是限制进食的时间窗口;低碳水不是完全戒糖,而是用杂粮替代精米白面。”

“很多人问我减肥能不能吃鸡蛋,传统观念说蛋黄不能吃,但研究显示,真正影响胆固醇的是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反式脂肪,不是蛋黄。胆固醇是身体赖以生存的营养。”她擅长把藏在文献里的真相掰开、揉碎,讲得像邻里聊天。

她爱站着看病聊减重,患者也是老师

唐黎之看诊有个习惯,站着。“这样能更贴近患者,也能让自己保持专注。”8月上旬的一天,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她问诊问得特别细。“每天几点睡觉?喝不喝酒?现在血糖血压怎么样?”患者回答:“12点,喝酒,血压120,血糖正常”后,她会追问“喝白的还是啤的”等细节。

“肥胖带来的诸多问题,很多是患者告诉我的——没精气神,走几步就喘,爬楼梯特别累,睡再多也恢复不了精力。”她见过太多体检报告上飘红的数字,更懂患者迫切减重的心情,以及减肥过程中的挫败感与自我怀疑。“很多肥胖患者伴随着焦虑和抑郁,情绪疏导很重要,不能只谈减肥。”

这种共情让她赢得患者的信任。门诊里,唐黎之的很多患者都是亲戚朋友介绍来的;屏幕上,粉丝们自称“糖粉”,在评论区分享血糖记录、减肥日记,形成互助社区。

“糖粉”们不仅是受众,更是她的“老师”。有位患者160斤想要孩子,因月经不调、胰岛素抵抗难以受孕,此前节食到晕倒、疯狂健身都没成功。“她的胖是激素问题,不是自制力不够。”唐黎之为她制定饮食方案,教她吃得多又有饱腹感,不强迫节食,从每天散步、户外呆15分钟、早点睡觉开始调整,还允许她偶尔吃一次蛋糕。半年后,患者减了30斤,成功怀上宝宝。

还有位消化科医生,根据她的方法做低碳水和轻断食,减了100多斤。后来,这位同行把她的方法分享给患者,成了她的“编外科普员”。

“粉丝们总说我帮了他们,其实他们也在教我。医学不是医生单方面输出,是和患者一起摸索出来的。”唐黎之说。

争议中奔跑:

科普像种树,浇水总会开花

“不务正业当网红”“低碳水理念违背传统”——随着粉丝增多,很多质疑声也来了。还有同行议论“做科普的医生哪有时间看病”。

“一个门诊最多看几十上百个患者,而一条科普视频能帮到上万人。”她的科普书籍《减脂控糖》已经销售数万册,教读者计算碳水量的科学方法;正在撰写的《激素调理减肥》,从胰岛素、皮质醇、雌激素等激素平衡角度,为减肥领域注入新视角。

她自己也是科学减重的例子。“我也控糖、轻断食。”唐黎之说,虽然她只有一米六的个头、80多斤,但她有肌肉线条,她也偶尔喝奶茶,吃火锅、串串。“牛油火锅很健康,耐高温;清油反而不耐高温。吃火锅长胖,多是因为喝饮料、喝酒、吃冰粉,还有吃土豆、火锅粉、蛋炒饭。”

唐黎之有过倦怠和焦虑时刻,“有段时间感觉每天都累,看不完的患者,也会疑惑,为什么有的视频做得好,却得不到预期的关注?“每到这时,她会去跑步,跑着跑着就想开了。看到评论区的正向反馈,她也会很快“回血”。

她也有过戳心的遗憾。“我见过太多人觉得胖点没关系,直到血糖、血压、血尿酸、血脂升高仍不重视,最终面临截肢、失明、肾功能衰竭、心梗、中风甚至死亡。”还有患者告诉她,亲戚做饭时猝死。这些遗憾,都是她坚持做科普的原因。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358万粉丝多吗?中国有7亿超重肥胖人群需要科普。”唐黎之笑着说,“科普的最高境界,是让健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等大家不再需要我,也许全民健康就实现了。”这也是这位“逆糖”医者想要奔跑的终点。

让她欣慰的是,如今,8岁的儿子已经会跟同学说:“可乐里有50克糖,相当于3勺白糖”,这让她觉得,科普就像种树,浇水总有一天会开花。

 

标签:

猜你喜欢

六维感知,精准无界!6D位姿跟踪系统让机器人秒变“高精度专家”
REALM NUTRITION 植物口袋:引领高端身材管理新风尚
易营宝重磅升级SEO系统,引领外贸企业智能化精准引流
智联招聘联合腾讯打通求职“最后一公里”,海量名企附近可达
从硬件到生态,听力熊X3如何重新定义“儿童手机”?
从“代步工具”到“智能伙伴”,存储如何支撑汽车升级之路
芯系油脉育良种 技铸丰产创新高
实力见证!安得智联三度蝉联中物联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星AI神 黑钻热泵洗烘旗舰:以AI构建家庭洗护健康防线
智能体时代已至,商汤科技以视觉大模型重塑AI应用生态
抖音医疗认证创作者超7万,过去一年新增医疗科普内容超400万条
布鲁可携多IP新品亮相2025印尼国际玩具展,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
维海德首发4K HDR10云台摄像机VX720
从爆品吸引到持续消费,瑞幸、古茗们用抖音里的一张卡锁定秋季复购
德国美诺发布全新W2T2衣物护理系列NOVA Edition
小渔夫20周年荣膺Google双料大奖,共筑品牌出海新生态
立讯精密:全球精密智造解決方案龙头,递交港股招股书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重磅发布,中科天玑入选首批高质量数据集
中关村科金登榜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垂类大模型驱动产业智能化新增长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女士一行莅临智慧互通(AICT)考察交流
Ai聚变 创富未来|2025第六届财税服务博览会暨818财税节8月在锡盛大举办
圆璟科技与重庆电信签订生态权益合作协议
圆璟科技出席北京市数字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成立大会,助力数字经济标准化建设
科密以“隐蔽性”构建车内私密空间语音安全防护融合之道
圆璟科技参加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并达成区域合作意向协议
携手谷爱凌,TCL空调以AI健康技术定义新一代空调
腾讯元宝接入腾讯视频,在元宝搜到视频就能看
途鸭雅思打造封闭式教学新标杆 首期雅思暑期班圆满结课获学员一致好评
《坦克世界》携手李宁设计,限量定制T恤助力玩家“冲”向2.0
巨幕时代的声学革命:三星条形音响获行业媒体认可,引领家庭娱乐升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