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时隔19年再临中国,超8000人参会规模彰显中国机器人“硬核”实力与全球向心力
2025年10月,西子湖畔,全球机器人领域的目光聚焦于杭州。
时隔19年,全球机器人领域顶级会议IROS(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大会)再次回到中国。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回归,更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IROS 2025大会以超过8000名学者与学生参会的创纪录规模,在机器人会议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不仅见证了历史,更参与了历史。

注册现场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贺升出任大会主席,IEEE 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IEEE RAS)、IEEE 工业电子学会(IEEE IES)、日本机器人学会(RSJ)、日本仪器与控制工程师学会(SICE)联合发起,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及浙江省自动化学会共同主办。本次大会以“人机协作前沿”为核心议题,吸引了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500余名专家学者前来研讨分享、4400余名领域学生前来交流学习,亦有300余位企业代表参与到会议展示中,创下IROS历届参会人数新高。
一场活力四射、盛况空前的学术盛宴
本届IROS大会的火爆程度创造了学术会议的新纪录。无论是座无虚席、听众“挤满”过道的Workshop,还是人潮涌动、几乎“挤不进去”的展厅,都展现了全球社区对机器人技术前所未有的热情。而6000余人共同参与的盛大晚宴,其恢弘的场面更是彰显了大会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Workshop
在五天的会议日程中,大会开展了3场重磅全会报告(Plenary Sessions)。北京大学朱松纯教授以《TongBrain: Bridging Physical Robots and AGI Agents》为主题,解析通用智能与机器人融合的未来路径;苏黎世联邦大学 Marco Hutter 教授聚焦《The New Era of Mobility: Humanoids and Quadrupeds Enter the Real World》,探讨仿生机器人的场景落地突破;首尔国立大学 Hyoun JIN Kim 教授则以《Autonomous Aerial Manipulation: Toward Physically Intelligent Robots in Flight》为题,深挖空中机器人的技术边界。

Keynote Session
一次融合创新、彰显底蕴的中国呈现
如果说规模的超越是“硬实力”,那么IROS 2025在体验上的创新则彰显了“软实力”。美轮美奂的VIP Dinner演出,将水、火与无人机科技精妙融合,为来自全球的宾客呈现了一场“亮瞎双眼”的视觉奇迹,完美诠释了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VIP Dinner
学术交流的本质在于“连接”。由大会主席王贺升教授倡议、NOKOV度量动作捕捉赞助支持的“Make Friends@IROS2025”创新社交活动,成为了本届大会的最大亮点之一。大会为每位参会者准备了专属的姓名印章和丝巾,鼓励大家以此为“破冰”信物,主动结识新朋友、拓展学术网络。活动反响空前热烈,最终有5194人领取了印章与丝巾。这一巧妙的创举,极大促进了参会者间的深度交流,也是王贺升主席及组委会为大会带来的一次成功创新。

Make Friends活动现场
此外,由NOKOV度量动作捕捉与大会组委会联合发起的“New Generation Star Project”也同期举办。该项目已是第三届(前两届分别在ICRA 2024和IROS 2024上举办),旨在遴选并推广杰出的青年机器人学者及其研究成果,为新一代科研力量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New Generation Star Project on VIP Dinner
一个继往开来、影响深远的里程碑
从2006年的首次结缘,到2025年的再次聚首,IROS大会见证了中国机器人社区19年来的飞速成长。
IROS 2025杭州大会,已远非一次会议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窗口,一个舞台,一张递给世界的闪亮名片。它所集中展现出的中国机器人社区的蓬勃活力、高速繁荣、卓越创新和高度国际化的崭新面貌,势必极大程度地提升中国学界与业界在全球机器人社区中的国际形象、行业地位,乃至“话语权”。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份因盛会而起的提升,将转化为一股造福整个中国学界和业界发展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国机器人生态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