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由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打造的“美丽丰台科普行”项目以“线上公众号+线下畅游行”双轮驱动模式,为区域居民带来了一场“触手可及、沉浸式体验”的科普盛宴,“美丽丰台科普行”线上粉丝24000余人,微网站年浏览量超10万次;线下组织5场主题活动,吸引300余人报名参与。这场跨越虚拟与现实的科普行动,不仅让科学知识“活”起来,更成为提升区域科学素养的重要引擎。

线上“云科普”: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知识窗口
作为科普传播的主阵地,“美丽丰台科普行”公众号全年聚焦“内容专业性+传播趣味性”,实现了影响力的稳步增长。数据显示:公众号粉丝规模达24000余人;配套微网站年浏览量突破10万次;累计发布/分享科普文章185篇。
内容上,公众号覆盖航天科技、园林文化、历史考古、自然生态等多元领域,与“科普中国”等官方科普媒体联动,让科普从“单向输出”变为“多向整合”。更值得一提的是,5场线下活动通过线上报名参加,实现了线上知识普及与线下实践体验的无缝衔接。
线下“沉浸式”:让科学走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5场“科普畅游行”活动,让科学从屏幕里“走出来”,成为居民可触摸、可体验的真实场景。从中国航天博物馆的神舟飞船返回舱实物参观、航天模拟驾驶体验,到中国园林博物馆的传统造园逻辑探索;从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汉代文物探秘,到南宫五洲植物乐园的热带植物生存智慧观察……每场活动都紧扣“互动性”与“知识性”,吸引了青少年、老年人等不同群体参与。

数据显示,300余名参与者中,青少年与儿童占比40%,活动满意度高达99%。南宫五洲植物乐园甚至为科普行用户开放了专属参观通道,实现了科普资源的深度共享;中国航天博物馆的现场讲解,让不少孩子埋下了“航天梦”的种子。

科普赋能:点亮区域科学素养的“明灯”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科普影响力的持续释放。线上线下联动覆盖超24300人,微网站10万次浏览量辐射更广泛人群;通过“理论学习(线上)+实践体验(线下)”的组合模式,科普爱好者对航天、生态、历史等领域的科学认知度提升许多。

此外,项目还与40余家科普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丰台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奠定基础,助力区域“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
未来,“美丽丰台科普行”继续创新,将这场科普盛宴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地为丰台区居民带来更多“科学惊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