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年前中国在计算领域几乎一穷二白,高端芯片完全依赖进口。自1995年开始,中科曙光用十五年时间将超级计算机技术推向世界领先水平,逐步突破禁运壁垒。然而,随着国际环境变化,2010年后高端算力芯片再次面临断供风险,促使中国加速自主芯片研发。如今,国内已涌现出海光等一批企业,逐步构建起自主算力产业链。
面对AI时代的机遇,历军强调中科曙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生态理念。他认为,中国企业需摒弃“大包大揽”的思维,应聚焦自身核心优势,与产业伙伴协同创新。目前,中科院计算所体系已培育出曙光、寒武纪、海光、龙芯等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两万亿元,市场认可度印证了自主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未来,我们期待与更多企业在AI算力领域深度合作,共同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底座。”
最后他总结说,算力是AI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中科曙光将继续深耕自主创新,推动算力技术普惠化。“我们不仅要突破技术瓶颈,更要以开放姿态联接产学研用,助力中国在全球AI竞争中占据主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