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柜内商品可选择种类比较多,基本能满足上班一族日常临时需求。”12月9日,在深圳前海工作的吴潇琰告诉记者,“办公室提供的这种即拿即走、自动结算的即时购物方式很方便,比起专门跑去便利店,我和同事更愿意选择无人零售智能柜。”
时下在深圳,无人零售智能柜在办公场所、产业园区、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物流中转站等场景中随处可见。
相关预测显示,预计到2025年,无人零售市场规模或将接近2万亿元,覆盖消费群体达2.5亿人。
数智化让识别更精准
记者注意到,无人零售智能柜相关技术主要基于射频识别(RFID)、物联网、视觉识别以及人工智能和移动支付。
深圳“丰e足食”是国内从事无人零售智能柜业务的运营商,线下终端规模达14万台。该公司CTO蔡亮介绍,他们的无人零售主要由前端智能柜与后端智能运营两部分组成。
具体来看,前端智能柜主要面向使用者,其包括支付宝刷脸屏、微信小程序入口交互使用顺畅、摄像头精准识别、交易流程便捷等。
后端运营侧主要借助AI算法实现销售预测,动态调整商品结构和数量,同时实时决策各类细分消费场景的需求。
近期,无人零售智能柜因存在“人工审核”环节引发热议。蔡亮说:“如使用者故意遮挡、取商品角度偏差或环境光线不足等情况,当机器无法准确识别异常订单,才需要人工客服的介入,可确保交易准确性,保护消费者权益。”
蔡亮介绍,市场上大部分智能柜交易主要还是依赖机器视觉技术完成,由于各家技术能力不一,智能识别准确度也会有差异,对人工审核依赖程度也会有区别。
记者了解到,得益于广布全国的无人零售智能柜原始数据积累和每年超6000万元的研发投入,“丰e足食”目前已率先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涵盖商品供应链、运营补货、运力调配、点位开发、客户服务、智能IOT等。
业内人士指出,无人零售智能柜行业存在众包业务,是技术发展过程必经阶段,随着行业技术升级迭代,人工审核环节会被压缩,且会慢慢被替代。
合规化让行业有序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无人零售智能柜行业崛起的品牌中,市场格局已形成以“丰e足食”、友宝在线为代表的一线品牌,但绝大部分仍是中小微运营商,运营体量多则千台少则百来台,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业内人士指出,该行业在投放智能柜标准、智能识别技术、用户隐私安全等方面仍有较多需要完善的细节,行业的合规化、标准化建设已经提上议程,后续各类标准规范会以较快速度推动落地。
今年10月18日,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发布《动态视觉智能柜识别技术要求规范》《智能柜用户交易视频隐私保护规范》《智能零售动态柜技术规范》三项团体标准,并于11月15日起正式实施。
这三项标准涵盖动态视觉智能柜识别技术要求、用户交易视频隐私保护以及智能零售动态柜技术规范等方面,旨在统一全行业智能柜的投放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安全的无人零售服务。
作为该标准牵头发起企业,丰e足食已经率先实现对个人信息与隐私数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针对用户隐私安全保护,制度管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设立了信息安全管理高级工程师及管理专家岗位,也制定了严密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全体员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与考核。”蔡亮说。
蔡亮表示:“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主要存在于支付和取货环节,随着公众及企业信息保护意识的增强,行业从业者对隐私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当前整个行业合规化进程已加速,未来投放在市场的智能柜将会趋于规范。”(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