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快递100」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联合的「对话AI行动派」走进金蝶软件园&快递100专场活动圆满举办。活动以“AI大模型x业务需求:产品创新在行业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案例”为主题,快递100作为中国快递物流信息云服务领导品牌、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中国首个快递物流网络数智图谱开发商,与会人士共同探讨如何通过AI大模型结合业务需求。快递100产品总监陈天贵在现场发表《AI+Data,如何重塑一个15年的国民级产品》分享,收获了现场众多专业人士的赞赏与认可。
大会伊始,快递100总经理陈登坤Duke致开场辞,对远道而来的嘉宾、各行各业产品经理致以诚挚的欢迎。陈登坤首先表示了对金蝶的祝福,金蝶即将在8月8日迎来的32周岁生日,在今年金蝶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市值超过500亿并成为中国乃至亚洲SaaS云服务占有率最高的公司!
快递100总经理陈登坤作欢迎致辞
传承金蝶基因,勇做数智先锋。2010年,快递100从金蝶内部孵化诞生。彼时,团队深入上海开展ERP客户调研,发现客户在快递物流业务中经常面临三大痛点:“货物发了吗?”、“货物到哪了?”、“货物什么时候能到?”
对此,陈登坤表示,在过去十五年间,快递100始终致力于帮助客户解决前两个问题——即实时掌握货物状态和运输路径。曾经,企业需要专门设置“物流跟踪岗”来应对这些需求,而如今,快递100通过系统、数据、信息化以及数智化技术,成功取代了这一传统岗位。
“今年,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支持下,我们终于能够回答第三个问题:‘货什么时候到!’”陈登坤满怀信心地说道。
陈登坤对快递100过去两年多在大模型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分享。“我们是最早一批真正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经营场景的一批应用厂商”。2023年快递100启动“AI领创”战略“AI IN ALL & ALL IN AI”,用AI赋能全线产品进行持续性创新,用AI原生技术进行颠覆性产品创新。快递100自主研发混合智能架构(Hybrid AI)的「百递云GPT·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集成整合了主流公有云闭源大模型和私有云开源大模型,集中管理模型、按业务场景路由,构建快递物流专业知识库以及开发和编排AI应用组件,相继发布「AI查快递」、「AI寄快递」、「AI管快递」、「AI客服」、「AI快递助手」等场景化AI原生应用。在今年六月,实现了大模型和数据相结合,推出了“中国首个快递物流网络数智图谱”。快递100解析了中国主流的十余家快递物流公司,覆盖4000多个转运中心、9800多条运输线路和24万个快递网点、超过340万名快递员。通过这些数据,快递100洞悉了中国快递物流的整个的运行规律,实现了“智能时效预估”能力。“快递100的责任就是让大模型从神坛走向人间,把大模型的通用能力和快递物流的具体场景相结合”陈登坤表示。
“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AI技术时代,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时代。”陈登坤对现场的产品经理说道,他表示,希望大家在未来继续携手前行,在新技术浪潮中共同探索、不断创新。同时,他也衷心感谢大家的到来,并期待与大家一同迎接下一个充满机遇的技术新时代。
随后快递100产品总监陈天贵、兰安生科技CEO罗福如、巢搭配合伙人兼COO向国屹、码隆智能创始人黄鼎隆4位行业实战派,与各行业上百位产品经理面对面地深入交流,共同探讨AI大模型时代的业务需求上的无限机遇。
在快递100产品负责人陈天贵的分享中,他以“等公交的场景”作为分享切入点,通过公交查询的演变生动地类比解释了用户对快递查询的本质需求,他表示“这就是数智化所带来体验上的巨大变化”。
快递100在快递物流行业已经深耕十五年,快递100小程序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2.7亿,但实际上使用人数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十五年间快递100的工作围绕着两个核心展开一是如何帮助用户正常下单并打印快递面单,二是帮助用户追踪面单的轨迹。陈天贵说道“在当前的AI大模型时代,物流轨迹查询面临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我们今年非常重要的一个思考基础,也是我们进行创新探索的起点。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成果。”
对于快递时效预估的准确性会使用户、商家拥有更好的快递物流体验。在京东购物时,时效预估已经可以直观地告诉用户今天下单后包裹的预计送达时间,这取决于京东拥有的「电商平台+自建物流」整合能力和用户体验。如何将头部电商平台能力和用户体验普及到全行业,特别是中小电商平台、自营电商和泛电商的品牌企业,让所有消费者都可以体验到极致的时效确定性,这是快递100希望面向整个行业提供的能力。
“为了实现一目标,我们决定为物理世界的每一个包裹,构建一个“数字孪生网络””陈天贵表示。快递100需要将现实世界中不同快递公司庞大且非标准化的物流信息转化为可预测的结构化数据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快递100利用AI大模型将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高效采集、清洗、结构化海量的快递节点和线路数据。有了这些数据后,快递100的首个实现功能是快递物流时效查询。实现快递查询从“快递到哪里了”向“快递何时可到”的范式转变,提供“分钟级预测、小时级确定性”。
最后,陈天贵表示,“AI时代值得重做一遍产品,我们需要把数据当产品来做,也需要拥抱AI新范式”AI技术,尤其是大模型,不仅仅是为老产品增加一个“智能”标签的工具,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能力,使我们能够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产品的核心价值,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用户深层问题,产品经理可以基于大模型能力挖掘更多创新应用场景,实现自身价值和业务价值的赋能。
现场互动环节,观众对于快递100如何构建“中国首个快递物理网络数智图谱”这个问题十分好奇,陈天贵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给予现场观众一个具体的解答。
三位嘉宾也娓娓道来,兰安生科技CEO罗福如结合自身经历,深入浅出地从“从产品经理进入AI时代的共识”到“产品到公司的AI实践”再到“如何拥抱AI ”进行分享。最后用机器人是在1959年首次被发明,而在2024年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春晚上亮相并又爆火的例子,来鼓励所有AI爱好者对于AI的探索永远都为时不晚。巢搭配合伙人兼COO向国屹作为AI营销获客最前沿的探索者,详细的分享了从客户画像AI化、知识库构建、个性化内容生成、AI工作流整套流程。
兰安生科技CEO罗福如进行分享
巢搭配合伙人兼COO向国屹进行分享
码隆智能创始人黄鼎隆,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斌教授《不是AI+,而是AI该放在指数位置上》一文作为切入点,分享文中主要阐述观点“AI不是加法工具,而是指数级变量xᴬᴵ,它不会只优化旧模式,而将彻底重塑教育、科学与商业的基因,带来系统性质变与范式跃迁”。并指出“产品经理ᴬᴵ” 不仅仅使用AI,而是以AI为大脑,以AI为搭档、以AI为接口,重构人与AI共生的产品世界。
码隆智能创始人黄鼎隆进行分享
AI浪潮汹涌而至,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千行百业,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全新的命题。快递100 勇当先锋、勇立潮头,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精心布局,持续深挖潜力,源源不断地开拓出全新的应用场景,为行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AI+Data+MCP,重新定义API!此次活动既是一场思想盛宴,更寄托了各行各业对AI未来的集体想象。展望未来,快递100 将继续引领潮流,以自身实践牵引行业发展,积极融入AI生态,践行“数智化连接全球物流网络,创造极致用户体验”的使命,引领快递物流行业迈进AI大模型时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