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地UPSIDE”粤港澳专场路演成功举办
10月13日,“上地UPSIDE”2025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粤港澳专场路演在香港理工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器等创新平台、投资机构、科创企业的60余名嘉宾现场观摩交流。
上地街道办事处综合办公室科长覃冰致辞时对上地街道进行推介。她表示,上地是海淀区创新创业最活跃、高科技产业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拥有龙头企业多、科技创新实力强、产业人才聚集等优势。希望以赛事为纽带,链接更多优秀的湾区创业者与创新项目,促进粤港澳与上地的深度互动,推动两地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与人才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再上新台阶。
上地街道办事处综合办公室科长覃冰、氪星创服副总裁钱啸共同为路演评委颁发聘书。
路演中,11个创新项目涵盖跨境电商、医疗健康、建筑科技、文化创意、内容检索等多个领域。各项目团队从行业背景、市场规模、技术优势、应用场景、融资需求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精彩展示,充分展现了粤港澳地区AI创新的多元活力和强劲实力。
大湾区港澳人才协会创新科技委员会主席、大蓝蛇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总经理林峻朗,深圳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董事长兼工程中心主任、深圳乾明远程私募基金合伙人江游,元真创投创始合伙人赖润伟,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副秘书长辛琳琳,香港中文大学AI领域专家邱禄瑜等行业专家和投资人受邀担任评委,从项目的技术壁垒、市场规模、商业模式、融资情况、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点评互动,为项目未来发展提供专业建议,助力项目成果转化落地。
走访交流,共谋京港协同发展
10月14日,海淀区发改委服务经济科干部孙立斌、上地街道办事处综合办公室科长覃冰、氪星创服副总裁钱啸、科创领军·上地产业发展促进联盟秘书长郭建飞等一行人组成参访团先后赴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红杉中国创科香港基金会、香港中华工商总会进行访问交流。
在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执行主席高博热情接待了参访团。高博主席介绍,香港八大高校每年有约3,000名博士在读,主要集中在工程、电子、生物科技等领域,与上地街道的主导产业高度契合。上地街道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海淀区和上地街道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
双方就以下合作进行深度探讨:一是开展“「百万青年看祖国·千名博士神州行」”活动。将海淀和上地作为重要站点,组织香港博士走进清华、北大、北航、人大等顶尖高校,深入了解海淀的科研环境和人才政策。二是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依托海淀区300多家实习实践基地,为香港博士、硕士提供在头部企业实习的机会,并探索留用通道。三是推动成果转化落地。海淀有非常完善的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欢迎香港的青年科学家携前沿科技成果到海淀转化、来上地落地。
在红杉中国创科香港基金会,红杉中国执行董事、创科香港基金会总干事、香港创科教育中心执行院长陈颖热情接待参访团。创科香港基金会是红杉中国发起的公益基金会,兼具有智库与倡导型公益机构属性,致力于推动香港创科生态发展,支持香港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并推动香港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在交流过程中,基金会以香港科创教育中心INNOX Camp训练营为例介绍了其在培育早期科创项目孵化方面的成功经验。INNOX Camp训练营自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9期,培育了380余位大学生创业者。与会双方就在创业教育、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将上地的企业资源、产业场景和服务体系与香港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相结合,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等内容进行深度交流。
在香港中华工商总会,香港中华工商总会执行主席陈峰热情接待参访团。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枢纽,香港中华工商总会总会在帮助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方面拥有强大的资源网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交流中,陈峰主席详细解读了香港在金融、贸易及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优势,特别是为内地企业提供的市场推广基金、研发补贴及专利资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双方在推动上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实现全球化布局以及协助企业对接国际资本、筹备港股上市等方面找到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此次香港之行成果丰硕,是上地街道深化产业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国创新网络、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大赛路演、走访交流等多种形式,上地街道不仅向粤港澳地区的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展示了自身的实力与魅力,更传递出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的强烈信号。
未来,上地街道将继续深化与粤港澳地区的联动,积极构建“人才共育、项目共孵、市场共享、资本共通”的京港协同创新体系,既为香港的优秀人才和项目提供北上发展的沃土,也为上地的企业插上国际化发展的翅膀,共同为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