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后首次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圆满召开,公司治理迈入标准化新阶段
近日,五八智能科技(以下简称“五八智能”)宣布完成约5亿元人民币首轮战略融资,并顺利召开融资后首次股东大会及第一届第一次董事会会议。这标志着公司在完成资本战略升级的同时,治理结构也迈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为下一阶段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轮融资由国新基金、浙江产投联合领投、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浙江城西科创制造业母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三期)、国舜德茂基金、申万长虹基金等机构联合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中试基地建设、突破具身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拓展大安全和大工业应用场景三大方向。
政策风口:人形机器人进入“十五五”核心赛道
就在融资宣布前夕,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核心具身智能企业,五八智能自2022年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推动国家具身智能科技产业化的战略使命,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行业级四足机器人、机器人智能业务等领域,已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超亿元批量交付和出口,成为大安全领域应用端的领先品牌。
早在2024年,人形机器人即被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列为“未来产业十大标志性产品”之首,其在“十五五”规划中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政策与资本同频共振,为五八智能本轮融资及后续技术落地提供了绝佳的时间窗口。
资本青睐:国家级投资平台联合注资
五八智能此次融资吸引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投资平台的参与,彰显了公司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领投方国新基金,是中国国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的重要抓手,以落实国家战略为导向,秉持长期资本与耐心资本的理念,将依托其平台资源优势,在技术协同、产业链整合与资本运作等方面为五八智能提供持续助力。浙江产投作为浙江省国资委下属重要产业投资平台,此次投资体现了浙江国资对五八智能的坚定支持,未来将重点推动业务场景协作开发、产业生态联动、算力资源对接与资本赋能等多维度合作。
本轮联合投资方汇聚了国家级与区域级的重磅资本,形成了深度的战略协同。混改基金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私募股权基金,其参与标志着五八智能的发展模式获得了国家顶层资本的战略认可。浙江城西科创制造业母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三期)及国舜德茂基金,则共同构筑了坚实的区域性产业与资本支撑。而申万长虹基金的加入,更为公司对接产业应用场景、布局西部市场提供了独特价值。
“国家级基金+地方政府基金”联动的资本格局,不仅为五八智能带来了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的深度融合通道。
治理升级: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圆满召开
融资完成后,五八智能于2025年10月23日成功召开了融资后的第一次股东大会及第一届第一次董事会会议。这标志着公司在治理结构上迈向了全新的标准化、规范化阶段,为未来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治理基础。
本次股东大会由公司执行董事吴锐主持,全体新老股东代表均出席参加。会议审议并全票通过了包括《关于制定公司章程的议案》、《关于选举公司董事会董事的议案》等一系列重要决议。所有股东对公司过去阶段取得的业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未来的战略方向达成了深度共识。股东们一致认为,此次融资不仅是资本上的赋能,更是战略资源与产业协同的强强联合。各方将全力支持公司管理团队,共同推动五八智能实现下一阶段的跨越式增长。
紧随其后召开的第一届第一次董事会,选举产生了公司新任董事长吴锐,继续聘任陈鹏担任公司总经理,并聘任了公司核心管理团队。任命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架构。新任管理团队表示将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公司将以此次融资为契机,加速产品迭代与量产进程,构建从核心技术到商业闭环的完整生态体系,同时,公司将深化与各产业资本的协同合作,拓展智能机器人在工业、服务、特种行业等场景的应用边界。
本次股东会和董事会的顺利召开,是五八智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站在新的起点,全体团队成员倍感振奋,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推进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更好的产品、更快的增长回报各位投资者的信赖。
央企优势:独一无二的领军地位
五八智能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独特的战略定位——在保持独特央企背景的同时,全面融合市场化机制,构建了“战略使命与市场活力协同驱动”的新型组织形态。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的核心企业,公司既肩负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使命,又具备高度灵活的市场化运营能力。
在机制建设方面,五八智能系统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与创新体系,通过新型成果转化机制,充分激发团队活力,引导人才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与技术前沿开展研发。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推进中长期激励举措,持续完善人才驱动的组织生态。
在技术能力层面,五八智能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研发任务,在面向行业应用的整机和零部件正向设计、多模态行业大模型、机器人中试技术群等关键领域形成了系统化、高水平的自主研发能力。在产能和服务层面,2025年公司已联合产业链合作方完成每年2万台套整机产能布局和服务网络建设,确保后续向客户的顺利交付和技术支持。
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战略引领下,公司将持续发挥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协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