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度重塑金融业,成为驱动业务模式革新、运营效率提升和服务体验升级的新引擎。作为国有大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积极践行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以科技战略目标“SPEEDS”为指引,将明确科技创新、强化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作为科技战略支柱。这家百年“老店”正以AI作为关键要素,解锁新质生产力,构建“可感、有用”的新AI金融服务体系,加速数智化转型。
在数智化转型进程中,邮储银行聚焦智算中心建设与应用场景落地两大核心挑战,以华为云Stack为基础构建可持续演进的高效智算数据中心,以“邮智”大模型赋能业务场景创新实践,实现从算力基础设施到业务智能应用的双向突破,形成从底层算力支撑到上层业务赋能的完整闭环,开启智慧金融服务新篇章。

百年邮储的AI新引擎:可持续演进的大规模算力集群智算底座
智算数据中心是AI基础设施的核心载体,是智能化转型的基石,它不仅保障了银行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核心业务的稳定运行与数据资产的有效沉淀,还提供AI算力支持,并通过统一的AI开发平台承载AI训练和推理任务。邮储银行和华为云Stack展开深度合作,基于“1+2+3”的顶层设计,系统化构建了1套数据规范,金融、非金融2大数据集体系,以及算力管理、开发工具、公共服务3大核心平台,实现资源统筹管理和企业级AI能力建设,有效支撑全行模型训练与智能应用开发,赋能核心业务场景,持续积累企业AI资产。
AI深入金融机理,覆盖银行230+智能应用场景
银行业作为典型的知识与专家密集型行业,存在人力成本高、产品与服务模式同质化、海量数据价值未被充分挖掘、风控滞后等现象,AI技术的出现正逐步改变这一局面。邮储银行从企业级视角统筹规划人工智能技术在全行各领域的应用,并按照“连点成线,由线及面”的思路稳步推进大模型技术应用,围绕经营营销、对客服务、风险管理、智慧运营以及智能办公等重点领域覆盖前、中、后台230多个智能应用场景。
前台通过大小模型结合,落地AI赋能的“需求感知-策略生成-精准触达-决策优化”流程,实现客户服务升级、交互模式创新以及经营发展提效;中台结合大模型、RPA等新技术,对交易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流程重塑,实现“自动替代手动”、“机器替代人工”;后台将专家经验融入思考模型,融合多维度多模态数据开展人机协同分析,实现风险管理从“经验依赖”向“智能驱动”的转变;以下为几个典型的智能应用场景:
• 手机银行智能客服:传统客服1个场景1个助手,系统割裂、用户体验不好。邮储银行和华为云合作,大大提升了从对话到意图,从意图到交易的识别准确率,实现从“人找服务”被动响应到“服务找人”主动关怀的客户交互新体验。

• 交易机器人:传统交易中机构交易员多以打字聊天的方式和对方进行询价,面临作业压力大、效率不高等问题。交易机器人可将线下询价语言结构化、电子化,自动高效完成询价、报价工作。交易机器人至今已受理来自约300家机构的询价,询价总量超1.5万亿元,单笔询价交易平均耗时仅22秒,较人工询价时间缩短约94%,提升了邮储银行本币货币市场交易质量和效率。
• 智能审贷助手:银行信贷业务中影像资料录入、分类与核查工作高度依赖人工,流程环节繁多,整体处理效率低且操作易失误。邮储银行将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贯穿信贷业务核心环节的智能审核体系,实现材料自动录入、合规自主校验与完整性判断。智能审贷助手的影像分类准确率可达96%,关键信息提取准确率可达92%,且能在20分钟内生成审查报告,显著缩减了客户经理业务申报时间,减轻人工操作负担,同时能够辅助信审人员决策,提升审批效率与风险识别准确性。
邮储银行与华为云Stack的合作是基于坚实技术底座与价值业务场景的联合探索,双方致力于解决行业关键课题:如何使AI真正融入业务全流程、创造可持续的价值。通过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体系,夯实智能化创新根基,双方将共同推动AI在银行关键业务场景中的深度应用,打通从技术能力到业务价值的闭环,实现AI对金融服务体系的全面赋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