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办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治理、服务规范、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当前,国家正大力倡导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北京作为首都排头兵政策走在最前,目前北京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40%,位列全国第一。同时,随着ChatGPT掀起大模型的发展热潮,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接受了《科创板日报》记者专访。他表示,北京市经信局将按季度迭代推出大模型应用成果,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并正在筹划通过算力券等形式支持模型伙伴和模型观察员,首期预计支持不低于4000万元算力券,补贴到模型伙伴企业。
这一举措体现了北京市对大模型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也为大模型伙伴和观察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大模型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方向,通过大规模的数据和算力训练出具有强大能力和泛化性的模型,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和场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价值。
国内自动驾驶第一梯队包括像华为、小鹏、毫末在2023年都在自动驾驶和大模型方面取得了进展。华为近期发布了盘古大模型3.0,盘古大模型是华为自主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产品之一。它不仅在语言理解、逻辑推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还在多个行业领域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小鹏汽车与阿里云共同打造的智算中心「扶摇」落地,其算力可达600PFLOPS,让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提速170倍。
在AI自动驾驶领域,毫末是大模型研发和应用的先行者。4月11日,毫末正式发布了业内首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 DriveGPT雪湖·海若,成为大模型技术落地自动驾驶新范式。作为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的运行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基础。据毫末介绍,毫末DriveGPT,已经完成基于5500万公里驾驶数据的训练,参数规模达1200亿。RLHF阶段引入5万段人工精选的困难场景接管Clips。同时,毫末正在将感知能力融入到DriveGPT大模型训练当中,最终目标是实现端到端的自动驾驶。DriveGPT也将具备道路驾驶场景的理解和识别、道路驾驶场景的重建与生成,以及智能驾驶辅助、驾驶能力测评等能力。
5月19日,北京市经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发改委共同启动“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毫末智行受邀成为第一批模型伙伴观察员。毫末DriveGPT已开启对首批生态伙伴的开放合作,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高通、火山引擎、华为云、京东科技、四维图新、魏牌新能源、英特尔等高校与企业加入。2023年1月,毫末还发布了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大智算中心MANA OASIS(雪湖·绿洲),每秒浮点运算达67亿亿次,全面保障毫末大模型训练的稳定性、效率和速度提升。这些进展表明,行业内的这些头部玩家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未来出行的主流方式。姜广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推进大模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够促进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提高效率,优化体验,降低成本。北京市在大模型研发上已走在全国前列,在算力、数据、场景、投资、人才等方面优势显著,当前,国内公开的80余个大模型北京约占一半,我们希望进一步聚拢全行业资源,促进人工智能创新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更好地助力北京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