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仪式落地 构建产业协同生态
活动现场率先完成三项核心仪式。乾元智航(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科技成果转化、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开展全链条合作,依托央企资源与产业孵化优势,共同开拓低空经济新蓝海。

随后,在属地劲松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乾宇智航低空经济创新中心与北京工业大学中蓝校区举行校企合作揭牌仪式,正式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站。劲松街道领导与北京工业大学中蓝校区管委会书记沈自有共同揭牌,沈自有书记表示,校区近 9500 名研究生将依托劲松街道与创新中心的空间资源与孵化支持,实现学业与创业实践的深度融合,达成 “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的校企协同目标。

活动还举行了专家聘任仪式,秦玉才先生为俞文华、程泊霖两位行业专家颁发聘书,邀请其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献智献策,强化行业智库支撑。

思想盛宴开讲 共探产业发展路径

主题讲座环节,业内权威专家围绕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技术突破、政策机遇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提出,应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全民普惠性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立 30 分钟黄金救援响应机制,通过 “政府 + 保险 + 社会捐助” 的资金模式,让低空经济红利惠及全民。他强调,低空经济产业链带动效应显著,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俞文华教授指出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竞争焦点领域。他建议,中国需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突破芯片、飞控系统等 “卡脖子” 环节,同时创新融资模式,设立国家级低空经济母基金,深化 “政产学研用金” 协同创新,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中国信息协会通用航空分会副会长程泊霖则提出 “航空产业比亚迪模式”,主张以无人机为突破点,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他强调,应聚焦干线无人运输机、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等六大核心赛道,通过技术创新绕开传统专利壁垒,推动产业从 “跟跑” 向 “并跑”“领跑” 跨越。
多方携手聚力 擘画产业发展蓝图

乾宇智航低空经济创新中心创始人鲁兴文在活动中详解了中心 “空间 + 产业 + 社群 + 平台” 四位一体运营模式及 “6 个 6000” 发展愿景 —— 打造 6000 平方米核心空间、汇聚 6000 名行业会员、复制 6000 个城市站点、孵化 6000 家企业、设立 6000 万专项基金、形成 6000 亿商业规模,致力于成为全球低空经济创新生态引擎。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原司长秦玉才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低空经济已被列入国家 “十五五” 规划重点发展领域,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当前需加快完善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配套体系,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推动低空经济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商业化落地。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政企校协同合作的坚实平台,更凝聚了行业发展共识。未来,随着各项合作的落地推进,低空经济将在应急救援、智慧物流、城市交通等领域实现更广范围应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